1、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代码类型: 建设单位机构代码: 建设单位法人: 建设单位联系人: 建设单位所在行政区划: 建设单位详细地址:
**** | |
122********743177K | 史玮 |
赵越超 | ******开发区 |
****开发区浦东路1952号 |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项目代码: 项目类型: 建设性质: 行业类别(分类管理名录): 行业类别(国民经济代码): 工程性质: 建设地点: 中心坐标: ****机关: 环评文件类型: 环评批复时间: 环评审批文号: 本工程排污许可证编号: 排污许可批准时间: 项目实际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际环保投资(万元): 运营单位名称: 运营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名称: 验收监测(调查)报告编制机构代码: 验收监测单位: 验收监测单位组织机构代码: 竣工时间: 调试起始时间: 调试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起始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结束时间: 验收报告公开形式: 验收报告公开载体:
****建设项目 | |
| |
2021版本:098-专业实验室、****基地 | M745-M745-质检技术服务 |
| ******开发区 浦东路1952号 |
经度:125.38277 纬度: 43.85523 | ****环境局****分局 |
| 2024-09-23 |
长经环建表〔2024〕42号 | 无 |
| 387 |
35 | **** |
122********743177K | **** |
122********743177K | **省****公司 |
****0105MACKQX6W9B | 2018-11-23 |
| |
2025-03-10 | 2025-04-08 |
| https://www.****.com/gs/detail/2?id=50310GHDx3 |
2、工程变动信息
项目性质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规模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项目占地面积5000m2,建筑面积2000m2,为工业用地。企业利用现有空置房屋进行建设,总投资387万元,环保投资35万元,建设办公区和实验区,主要从事粮食样品检测,年检测样品数量约为4000份。 | 项目占地面积5000m2,建筑面积2000m2,为工业用地。企业利用现有空置房屋进行建设,实际总投资387万元,环保投资35万元,建设办公区和实验区,主要从事粮食样品检测,年检测样品数量约为4000份。 |
无 | |
|
生产工艺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接收样品-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编制报告 | 接收样品-样品预处理-样品分析-编制报告 |
无 | |
|
环保设施或环保措施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实验室清洗废水经酸碱中和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食堂废水一同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处理厂集中处理,废水排放浓度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项目实验有机废气经通风橱负压收集+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1根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酸雾废气经通风橱负压收集+1根不低于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厂区内无组织有机废气排放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中相关标准要求;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通过高于屋顶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1 中的小型饮食业标准要求。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吸声处理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4类标准限值要求。做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各类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规范存储、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应最大限度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再利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妥善贮存和处置。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并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 | 已落实。项目实验室清洗废水经酸碱中和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食堂废水一同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处理厂集中处理。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在验收监测期间,污水排放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要求。实验废气经通风橱负压收集后经3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理后通过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项目由于排气筒设置高度不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高度,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在验收监测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排放速率严格50%)和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监管控制及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食堂油烟经集风罩收集+油烟净化装置处理+高于楼顶的排气筒排放,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在验收监测期间,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表1 中的小型饮食业标准要求。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吸声处理等措施,验收监测结果表明,在验收监测期间,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中2类、4类标准要求。一般固体废物最大限度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再利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妥善贮存和处置。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并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 |
无 | |
|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实际建设情况: 变动情况及原因: 是否属于重大变动: 是否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文件:
有关安全、防火要求严格按****管理部门规定执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对职工的环境安全培训工作,强化环境管理,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 | 已落实,企业已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按预案要求开展应急演练,应急预案已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
无 | |
|
3、污染物排放量
污染物 现有工程(已建成的) 本工程(本期建设的) 总体工程 总体工程(现有工程+本工程) 排放方式 实际排放量 实际排放量 许可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区域平衡替代本工程削减量 实际排放总量 排放增减量 废水 水量 (万吨/年) COD(吨/年) 氨氮(吨/年) 总磷(吨/年) 总氮(吨/年) 废气 气量 (万立方米/年) 二氧化硫(吨/年) 氮氧化物(吨/年) 颗粒物(吨/年) 挥发性有机物(吨/年)
0 | 0.0623 | 0 | 0 | 0 | 0.062 | 0.062 | |
0 | 0.029 | 0 | 0 | 0 | 0.029 | 0.029 | |
0 | 0.0017 | 0 | 0 | 0 | 0.002 | 0.002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4、环境保护设施落实情况
表1 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实验室清洗废水经“酸碱中和”处理后与其他废水(其中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伊**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 | 实验室清洗废水经“酸碱中和”处理后与其他废水(其中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一同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外排伊** | 验收监测期间,出口处各监测因子平均浓度分别为:pH:7.05,COD:46.5mg/L,BOD5:15.49mg/L,SS:49.75mg/L,氨氮:2.74mg/L,动植物油:0.15mg/L,以平均值计,项目年排放废水量为622.8684t/a,则COD排放量为0.029t/a、NH3-N排放量为0.0017t/a、BOD5排放量为0.0096t/a、SS排放量为0.031t/a、动植物油排放量为0.000093t/a,该项目污水排放口所监测的各项指标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 | |
表2 大气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项目实验均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废气经通风橱负压收集后经3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理后通过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排放速率严格50%) | 项目实验均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废气经通风橱负压收集后经3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理后通过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 在验收监测期间,排气筒P1#、P2#、P3#出口处非甲烷总烃、硫酸雾、氯化氢排放最大浓度分别为5.76mg/m3、0.20mg/m3、0.58mg/m3;出口处非甲烷总烃、硫酸雾、氯化氢排放最大速率分别为0.0821kg/h、2.72×10-3kg/h、7.79×10-3kg/h,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排放速率严格50%)要求 | |
2 | 项目食堂油烟经集风罩收集后统一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高3.5m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的小型排放浓度限值 | 项目食堂油烟经集风罩收集后统一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高3.5m的排气筒达标排放。 | 在验收监测期间,食堂油烟排气筒P4#出口处食堂油烟排放最大浓度为1.06mg/m3,食堂油烟浓度排放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的排放浓度限值2.0mg/m3。食堂油烟排气筒P4#处,食堂油烟最小处理效率为62.79%。食堂油烟净化设施处理效率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中的小型去除率 | |
3 | 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贮存点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排放速率严格50%) | 项目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贮存库,项目危废贮存库产生的挥发性废气经通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 | 在验收监测期间,排气筒P5#出口处非甲烷总烃排放最大浓度为2.56mg/m3;出口处非甲烷总烃排放最大速率为0.0813kg/h,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中二级排放标准(排放速率严格50%)要求。 | |
表3 噪声治理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执行标准 实际建设情况 监测情况 达标情况
1 | 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并对设备采取隔音、减振及消声等措施 |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4类排放标准 | 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并对设备采取隔音、减振及消声等措施 | 在验收监测期间,厂界东、南、西、北侧昼间噪声值为52-54dB(A)、夜间值为41-44dB(A);东侧昼间噪声值为67-68dB(A)、夜间值为41-43dB(A);厂界南、西侧均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厂界东侧、北侧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4类标准(昼间:75dB(A)、夜间:55dB(A))。 | |
表4 地下水污染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5 固废治理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做好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各类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规范存储、处置。一般固体废物应最大限度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再利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妥善贮存和处置。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并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 | 已落实。一般固体废物最大限度综合利用,不能回收再利用的按国家相关规定妥善贮存和处置。危险废物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设置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并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处置。 | |
表6 生态保护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表7 风险设施
序号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1 | 有关安全、防火要求严格按****管理部门规定执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日常对职工的环境安全培训工作,强化环境管理,杜绝环境事故的发生。 | 已落实,企业已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按预案要求开展应急演练,应急预案已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 |
5、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落实情况
依托工程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环保搬迁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区域削减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生态恢复、补偿或管理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功能置换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其他
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验收阶段落实情况: 是否落实环评文件及批复要求:
6、工程建设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影响
地表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地下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土壤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海水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敏感点噪声是否达到验收执行标准:
7、验收结论
序号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请核实该项目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1 | 未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要求建设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或者环境保护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 |
2 |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部门审批决定或者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控制要求 |
3 |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经批准后,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未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未经批准 |
4 | 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未治理完成,或者造成重大生态破坏未恢复 |
5 |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不按证排污 |
6 |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环境保护设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力不能满足主体工程需要 |
7 | 建设单位因该建设项目违反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处罚,被责令改正,尚未改正完成 |
8 | 验收报告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或者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
9 | 其他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不得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
| 不存在上述情况 |
验收结论 | 合格 |